close

 

1757年,杜隆通過研究望遠鏡玻璃和水的折射和色散,建立了消色差透鏡的理論基礎,並用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制造了消色差透鏡。從此,消色差折射完全取代了長鏡身望遠鏡。但顯微鏡是,由于技術方面的限制,很難鑄造較大金相顯微鏡的火石玻璃,在消色差望遠鏡的初期,最多只能磨制出10厘米的透鏡。

 

十九世紀末,隨著制造技術的提高,制造較大口徑的折射望遠鏡成爲可能,隨之就出現了一個制造大口徑天文望遠鏡折射望遠鏡的高潮。世界上現有的8架70厘米以上的折射望遠鏡有7架是在1885年到1897年期間建成的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897年在美國葉凱士天文台建成的口徑102厘米望遠鏡和1886年在德國裏克天文台建成的口徑91放大鏡厘米望遠鏡。

 

折 射望遠鏡的優點是焦距長,底片比例尺大,對鏡筒彎曲不敏感,最適合于做天體測量方面的工作。但是它總是有殘余的色差,同時對紫外、紅外波段的輻射吸收很厲 害。而巨大的光學玻璃澆制也十分困難,到1897年葉凱士望遠鏡建成,折射望遠鏡的發展達到了頂點,此後的這一百年中再也沒有更大的折射望遠鏡出現。這主 要是因爲從技術上無法鑄造出大塊完美無缺的玻璃做透鏡,並且,由于重力使大尺寸透鏡的變形會非常明顯,因而喪失明銳的焦點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工業機械與家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